搶收往往是跟搶種一起的,麥子一收,大伙就又急忙開始領種子種綠豆、紅豆、紅薯、棉花還有芝麻,這些都是短時間可以獲得收成的,而且在播種小麥的時候基本都可以成熟,不會影響下半季的小麥播種。
唐家和牽著牛在麥場上來回走,牛后面有一個石滾,石滾碾過麥子,把麥粒和麥稈脫離,這就是他這些天的任務,天上積了好多云,烏壓壓的,不知道啥時候大雨就會來。
脫離好的麥子,村民們會用耙子把麥稈耙到一邊,堆的高高的弄成麥垛,以后當軟柴引火也行,誰家需要修房頂,蓋房子了,也可以用。
力氣大的男人們就負責揚場,用木鍬鏟一鍬小麥,高高的甩起,風會把小麥裏的灰和雜物吹走,落在來的就是顆粒飽滿又干凈的小麥,女人們就來回走,不斷的翻動已經揚好的小麥,確保底下的小麥也可以被風吹到。
“娘,你喝點水!”唐果拎著水壺和碗走向她娘。
宋英子也在牽著牛碾壓小麥,不用在田梗和麥場之間來回跑,牛就不用換著上工了,她就把家裏的另一頭牛牽出來了,爭取能多贏得一點時間。
“果果,娘不是說了,你別來這兒嘛,多臟啊!”到處都是灰,她要不是頭上包著一塊頭巾,這頭發得每天都洗。
唐果舉著手裏的水壺,“娘喝了水我就走。”
宋英子本想摸摸女兒的頭,但一看手那么臟還是放棄了,“好,娘馬上就喝。”
壺裏的水是唐果用果醬沖的,不過她還在裏面加了游戲的冰塊,喝起來涼涼的,格外的舒服。
“果果,這水可真涼,你是不是又去打井巴涼了?”
井巴涼指的就是井水,是她們這裏的土話,唐果嘿嘿笑了聲,“好喝嗎?”
“好喝,你還別說,這井巴涼裏放點果醬,味道都好了很多倍,不過你可不能一個人去打,要是一不小心栽進去了,可沒人救的了你。”
唐果連忙點頭,“娘,你放心吧。”
聽到她保證,宋英子面部放松了許多,又喝了一碗,唐果看她是真的喜歡,心裏的也高興,她端著水壺又給她爹送了一碗。
她個頭太小,力氣也太小,能做的實在有限,只能在這些方面幫他們護理身體。
每天下午她都會把晚上和第二天要炒的菜準備好,比起別人家,他們家每天都會吃炒雞蛋或者水煮蛋,宋英子也沒有說啥,從一開始對山雞蛋驚訝,到現在每天看著雞蛋也習以為常了。
這對唐果來說是件好事,說明了她娘已經習慣了她能從山上撿雞蛋,之后就不用再找借口了。
農忙的日子總是過得忙碌又充實,隨著最后一麻袋小麥被扛進了村裏的糧倉,門外響起一陣轟隆隆的聲響,不遠處還時不時的亮起一道光,緊接著雨水就劈裏啪啦的打下來了。
抗麻袋的男人站在那兒傻眼了,這么懸?再晚那么一秒,這袋子小麥就要被雨淋濕了。
“下雨了,哈哈,老天有眼啊,我們搶收完了它才下雨,老天爺果然一直在看著我們!”
所有的人都很高興,有的甚至直接沖進了雨裏讓雨水盡情的沖刷身體,讓這些天的辛苦隨著污水流向遠處。
唐有為也很高興,但他還是制止了更多人往雨裏沖,還把在雨裏的人叫了回來,“可不能這樣,大伙辛苦這么多天,累了這么久,身體很疲勞了,淋雨會生病的,一會兒你們幾個回家就讓媳婦兒熬一碗姜水喝,去去寒氣!”
邊說還邊用煙桿子一一點過了那幾個人。
被點名的后生都傻傻的笑了,臉上都是發自內心的喜悅。
唐有為站在中間,揚了揚手裏的煙桿子,大聲說道:“鄉親們,這些天大家都辛苦了,等雨停了,我就去打報告,公糧一交,就給大伙兒發新麥!”
這話比啥都強,吃了太久粗糧的人們早就想吃一口白花花的大饅頭了,話音一落,大伙兒就興奮的高聲呼喊,有的甚至把身上的衣服給脫了拿在手上甩,羞得很多婦女都立刻轉身回避了。
唐果坐在家裏看著雨滑滑的往下下,現在她的游戲裏肯定也在下雨,想到那些美味的蘑菇,唐果就找了借口進裏屋睡覺了。
宋英子坐在門口納鞋底,農忙的時候太費鞋,瞧著鞋底都磨薄了,姜思則在一旁坐著看書,時不時跟宋英子說點趣事,輕松又愜意。
“嬸兒,果果秋天就可以上學了吧!”姜思突然響起一件事,她抬頭跟宋英子說道。
宋英子把針放頭發裏刮了刮,歪頭想了想,“夏天一過,果果就5歲了,上學會不會太小?”
她怕女兒太小跟不上。
姜思搖搖頭,“嬸兒,不小,而且你看果果,比村裏好多孩子都懂事聽話,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樣樣兒都好,去上學一點都不會小,而且嬸兒,我跟你說一件事,你知道我們這批知青為啥來這兒嗎?”
這還有為啥?不就是相應國家號召嗎?難道還有隱情?宋英子不明白的看著姜思。
姜思把書本合上,走到宋英子身邊坐下,然后小聲說:“我聽說我們和知青點的其他知青馬上就要舉行一次考試,考的好了就會去學校教書,考不好就會留在生產大隊。”
宋英子一聽,這可是大事啊,連忙說道:“明兒你就讓果果爹送你進城去買一些煤油回來,你要抓緊學習,爭取考上啊,我瞧著你這手這么好看,做農活真的可惜了。”
姜思拉住宋英子的手,“嬸兒,你還沒聽出什么嗎?”
宋英子停住手裏的動作,仔細一想,他們村裏的孩子都是在三個村子聯合建立的小學上學,路程又遠,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出門,天黑了才回來,有時候遇到下大雨的情況,干脆就不回來,在學校裏擠一宿,條件實在是艱苦。
“你是說我們村裏要建小學?”
姜思連忙噓了一聲,“我也是聽說的,老村長估計是想不到把我們往那裏安排,才想到這個法子,聽說新的知青點下面就是教室,上面是我們住的地方。”
本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書友正在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