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要找什么人來演!說出來聽聽!”聽到只要找到一個人演主角,電影就可以紅,張愛家對這個人很好奇,香港有這樣的演員嗎?
“不知道愛家姐聽過一個叫程龍的武打演員嗎?聽說原來是龍虎武師出身,鼻子有點大,現(xiàn)在好像是羅圍手下的演員!”
“聽說過,這幾年據(jù)說也拍了不少電影不過不怎么紅!用他來當主角合適嗎?”張愛家聽雷衛(wèi)東一說大鼻子,就想起了羅圍手下那個大鼻子演員。
據(jù)說這個演員雖然相貌不怎么樣,不過據(jù)說很能打,拍戲也十分拼命。
不過在香港能打能拼命的男演員太多了,所以張愛家對程龍也不怎么看好。
再說了身為女演員的張愛家天生不怎么喜歡武打劇,不喜歡打打殺殺,因為在那些片子里女演員基本上都是花瓶。相比之下張愛家還是比較喜歡演文藝片。
“程龍之所以不紅,是因為羅圍還沒有找到適合他的劇本!而我這里有幾個劇本可以說完全是為程龍量身打造的,除了程龍在香港估計誰都演不好!
通過這幾本劇本完全可以把程龍捧成東南亞頭號男明星!運氣好的話,公司僅僅靠這四個電影賺個幾千萬是完全有可能的。”
“有沒有那么夸張,幾個電影就能夠賺幾千萬!”張愛家一臉的不相信。
“不過,雷少,如果公司賺了錢!以后的拍戲要聽我的安排,拍一些我想拍的電影!”前面張愛家還說不相信,后面就開始提要求了。
“可以張姐!今年和明年我只確定這四個劇本!其他的劇本你和梁姐決定就可以了!我不干涉!就像梁姐說的那樣!這兩年公司主要是發(fā)展人脈的,至于賺不賺錢我無所謂!就是把錢全賠了也沒關系。”
對于張愛家的而要求,雷衛(wèi)東直接同意了,就像雷衛(wèi)東說的那樣,比高公司對于雷衛(wèi)東來說只是一個踏板,主要是為了自己在娛樂圈刷名望,拉人脈的。
至于賺錢,雷衛(wèi)東現(xiàn)在還么沒考慮。
畢竟以后在電影圈掙大錢的機會很多,現(xiàn)在關鍵是把人拉起來,想新浪潮運動的那些導演,能拉來幾個最好了。
提起香港電影黃金時代,就不得不說新浪潮運動,這是在七十年代末,由好萊塢學成回來的導演和幕后興起的運動。
這些人包括徐老怪、許安華、章國明、譚家明、嚴浩、余允炕等等,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,及年輕人特有的創(chuàng)意和社會觸覺,拍出不少充滿個人色彩的電影作品,為香港電影打開嶄新的一頁。
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:《瘋劫》(許安華執(zhí)導)、《蝶變》(徐可執(zhí)導)、《點指兵兵》(章國明執(zhí)導)。
其后這批或在外國學習電影,或在電視臺出身的年輕導演繼續(xù)拍攝了一部又一部風格化的電影,包括方育平的《父子情》(1981)、《半邊人》(1982)、徐可的《第一類型危險》(1980)、譚家明的《烈火青春》(1982)等數(shù)十部作品,都很能表達這些導演對當時社會氣象的感覺及情懷。
雖然這些新導演全被以“新浪潮導演”之名,但事實上,他們每一位的作品都極富個人色彩,并沒有陷入香港電影類型化的傳統(tǒng)模式。
許安華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、高度的女性敏銳;徐可有一股神經(jīng)質的張力;方育平作風樸實,真實感濃厚;
嚴浩浪蕩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間,譚家明走中產(chǎn)美學,章國明擅拍警匪片等等,這些特質都體驗到新浪潮電影的“作者論”美學。
“新浪潮”標志著香港電影與上一代中國本位粵語片的決裂。
五、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往往背負著沉重的民族包袱,未能突破創(chuàng)新;而“新浪潮”電影則帶有濃厚的都市色彩,流露強烈的本地感性;這跟導演們于香港成長、受西方教育很有關系。
不過說的再好聽,這些導演的作品大都是較好不叫坐,基本上都是賠錢貨。
可以這么說吧,這些電影適合影評人或者一個人在家里欣賞錄像帶觀看回味,適合到電影節(jié)上拿獎,至于去電影院,大家還都是看程龍、洪京寶、王京等人的商業(yè)電影。
書友正在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