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有些詞語聽不太懂,那些東西的用途,也聽不太明白。但從皇帝以下,對元召所的厲害,都報以了很大的期待。
看著那股黑色旋風在秋風中逐漸遠行,元召心中有著更大的期望。這一戰,但愿他們能打出威風,在所有前線漢軍中樹立起一根高高的標桿,給所有戰士以前進的方向和勇氣,那么,自己這一次的目標就算達到了。接下來對匈奴展開的計劃就會順利很多。
衛青就是這支黑鷹軍的主將,但是很奇怪,他并沒有如普通慣例那樣,被授予一個什么樣的將軍名稱。如李廣是驍騎將軍,程不時是震邊將軍。他想起將要分別的時候,元召曾經帶著很奇怪的笑容,對他過的話。
“青哥,你一定很奇怪為什么沒有將軍稱號?呵呵!你這次如果能夠取勝回來,官職就會有了,并且將會很特別……。”
侯爺就是喜歡這樣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,至于他所的那個“大司馬”是什么官職,自己從來沒有聽過,朝廷以前也從來沒有過這個稱謂,不知道他是從哪兒聽來的消息。反正自己現在不會想這么多,只有盡力打勝,才能不負所望。
衛青又回頭看了看身后的隊伍,這樣的精銳之師,即便匈奴人再厲害,也可以放手一搏了!此去不僅要勝,而且要大勝,這是侯爺與他通宵夜談所定下的目標,他握緊了手中元召所贈的那把寶劍,心底豪情無比激蕩。
在從全國抽調的近十萬緊急馳援北疆大軍中,這支一千五百余人的騎兵也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,現在還無人會預知未來,所以他們到達雁門前塞后,并沒有得到多大的重視,只是如同普通的軍卒一樣被對待,要想飛鷹建功,還需要等待一個機會。
送走了遠征的人,長樂塬上的元召現在正在受命忙兩件事,準確來是三件事。為將來的長安學院選址,造船和買馬。
將來的長安學院要建成一個怎樣的規模,這個問題,在元召心中只是有著暫時的模糊概念。
幾千年后,最讓世人感到遺憾的事,其實并不是朝代的興衰滅亡,循環更迭,而是華夏民族第一次井噴式的璀璨文明,在經過如同漫星河般的燦爛后,又迅速的歸于沈寂,那么多的珍貴思想和文化就此湮滅或者被遺忘。
春秋戰國,諸子百家!是一個人類有史以來,文化最絢爛多彩的大時代,沒有之一!
那個時代的任何一門學,任何一位先賢,都足以光耀千古,百世流芳。
但是很可惜,這些光輝思想和學,被后人認可認識的并不多。除掉與草木同腐的那些之外,流傳后世的也大多被人為的進行了閹割或者篡改異化,年深月久,不辯其本來面目矣!
在這個時代以及從前的千年以來,作為文字載體的紀錄工具,竹簡和木櫝等物品承擔了大部分傳播功能。不僅笨拙沈重,而且難以儲藏流傳。
尤其是屢屢經歷戰火的焚劫 ,帝王的禁毀,以及災人禍,更是十不存一。等到前秦那位偉大的始皇帝,為了唯吾獨尊、萬世一統而焚書坑儒的時候,就更是把這僅存于世間的一二寶貴精髓銷毀了大半,這樣的遺憾,是任何豐功偉業都不能挽回的。
如果現在盡一切努力搜集整理這些前代珍寶呢?會不會亡羊補牢,猶未晚矣?此時此刻,離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也不過百多年,也許還有大量遺落在草澤間的珍珠等著自己去把它們一顆顆找回來,把它們重新修覆、還原,重新一粒粒打磨出光華,再鑲嵌到華夏文明這頂巨大的皇冠上。
這樣重大的任務,自己用盡畢生的努力能做到哪一步呢?元召并沒有什么信心。相比較起其余那些戰爭啊財富啊朝堂爭斗啊什么的,這件事才是需要他最認真對待的,每次想的深遠一些時,他都感到誠惶誠恐,心中沒有一點的把握。
好在,現在他還有時間,因為那位儒學宗師董仲舒“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的那一套理論,還并沒有被劉徹所采納。元召有時想起來,會有些暗自得意。因為,這是自己的橫空出現,而改變了歷史的規程。
董先生,出現在皇帝劉徹最無助的時候,他那時應該還是個有名無實的少年子,空有大志而難以沖破重重枷鎖。
自文景二帝清靜無為,于民生息,取得很大的發展繁榮以來,這種政策就被當成了國策。所以,他們的那套理論也被好好的繼承了下去。竇太后更是信奉黃老之術,劉徹要想折騰起浪花,何其難也。
在這樣的境況下,經過董仲舒篡改的儒家學,就被這位子當成了救命的稻草,牢牢的抓在了手中。從此以后,儒家獨大,百家晦暗。這樣一株帶毒的奇葩,也許會成全一家帝王的偉大,但卻會毀掉整個華夏的未來,既然如此,就讓它夭折。
不要去那個神壇上吃冷豬肉,坐在自己該在的位置,孔老夫子,如此,可好?
書友正在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