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友諒號稱六十萬兵眾,實際上加上后勤民兵,估計有三十萬左右,精銳士兵估計不到二十萬。
洪都城中,朱家軍有將近兩萬人,勞動改造營有七八千人,再加上征發的青壯百姓,實際人數三萬左右,號稱四萬人。
古代大城的城門,大多是包含鐵柵欄在內的千斤閘門,并非影視劇中左右開啟,只靠一根木頭栓的那種大木頭門。
就算攻進了城門,城門中還有甕城。無論有多少士兵攻城,進了甕城就等于打巷戰,守城方可以各個突破。
至于城墻,若不是偷工減料,大城的城墻可以厚達十幾米。至少黑火|藥時代的大炮,是幾乎不可能輕易轟開城墻的。
攻城方攻城時,當然不可能像影視劇那樣,弄個長梯子或者繩梯就往上爬,那是送死。
呂公車、云梯、火炮、投石車……攻城就是大秀各方工程師技術的時候。
城門雖然堅固,但是城門和連接城門的城墻,是整段城墻中最脆弱的地方。且攻城的目的不僅僅是占領城池,還有剿滅對方的有生力量。
無論從堵住守城方退路出發,還是從破城的角度出發,攻城方的攻城機械都會集中在城門處,集中擊破一處。其他幾處只是佯攻,消耗守城方的兵力。
洪都在這時候算不上大城,但因為處于水陸交通樞紐,兵家必爭之地,即使沒有甕城等大城守城配制,城門和城墻都算堅固。
可洪都城有一個致命的缺點,就是足足有八個城門。
洪都城中兵力本來就少,分守八個城門,還守住了,簡直不可思議。
陳標不知道歷史中他堂兄每個門分兩三千兵力,自己帶一兩千機動部隊支援,居然守住了洪都城。
他拍拍腦袋,覺得沒法守,于是他決定,用水泥堵住四個小城門,只留四個大城門。
陳標被陳英抱在懷里,就像是以前和陳家仆人上課一樣,拿著一根小棍子,在掛在墻上的城池地圖上指指點點。
因為顯露出自己極強的用兵和謀算天賦,又有三個哥哥鼎力支持,陳標已經一躍成為洪都朱家軍的小軍師。
“以往守城門為什么不堵城門?這其中有三個重要原因。
第一,守城一般而言不會死守。
當城快守不住的時候,守城一方就會看哪個門敵軍最少,進行求援或者突圍。所以堵住城門,就是封住自己的退路。
歷史中有封堵城門的守城戰,除了南宋釣魚城之戰,守將在城內種糧,堅守三十六年,換了將領才舉城投降之外,其他封堵城門的守城戰幾乎都是慘烈結局。
第二,大部分守城將領接到敵軍將會攻打的消息時,頂多有時間調兵遣將,沒空改變城門布局。
守城戰城墻被攻破的時候,都是用木柵欄、鐵棍、沙袋等堵漏洞,不是重新修筑。若拆城門修城墻,耗費時間至少以月計算。
第三,城門一多,攻城一方也得分兵。
守城方支援各個城門的路徑比攻城方繞著城墻支援短太多。如果攻城方戰略失誤,守城方更容易各個擊破。”
將領們紛紛點頭。小軍師說得對!
“但我方時間充足,又有水泥這等利器,且已經提前求援,那么封堵城門就利大于弊。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在我方兵力和對方兵力中取得平衡。”
陳標說了城門多和城門少各自的優劣,報出一連串數字來佐證自己的判斷,最后得出只留四個大城門,更有利于守城的結論。
除了為首幾位將領,其他人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。
這城門多也不好,城門少也不好,如何取中間值,好難判斷啊。還好我們有小軍師在!
朱文正點點頭,摸摸下巴:“確實,標兒你算得很準。這么算來,八個門我也能守住。我帶兩千人隨時支援就好。”
李文忠忍不住道:“你說什么大話。”
朱文正抱著手臂,道:“不信,你把城墻拆了恢復成城門,讓我守著試試?”
陳標擺擺手,制止兩個斗嘴的傻哥哥:“確實,如果要守八個門,就要選一員最悍勇的將領帶著最精銳的士兵隨時支援,成為機動部隊。只要那個將領打得夠快,城門就守得住。不過這就是走鋼絲……走鐵絲橋,出一點錯都會死。”
朱文正立刻拍胸脯:“那員悍勇戰將就是我!”
陳標道:“我相信我就算沒來洪都,正哥你這么厲害,肯定能守得住。我來后,也就是讓你們少死幾個人而已。若洪都守住了,你戰死了……”
陳標頓了頓,道:“你們誰這次戰死了,每年清明我都去你們墳前偷吃你們的貢品,讓你們在九泉之下餓肚子。”
一眾大人們都被陳標孩子氣的話逗樂了。
陳英笑道:“標兒放心,我不會給你偷吃祭品的機會。”
朱文正笑得直不起腰:“不愧是你,標兒,太有你風格的威脅。放心放心,只有你哥我偷吃別人東西的份,沒有別人偷吃我東西的可能。”
李文忠嘴角微抽:“請把你口中的‘別人’換成我。”
眾人再次大笑。
探子都回報,陳友諒的船快開進鄱陽湖了。他們卻還能在這里大笑。如此樂觀的態度,陳標心中佩服不已。
此事便如此定下。
本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書友正在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