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了,我們也別站在門口了,大家一同進去吧!”白云天見李副部長等人討論告一段落,讓工作人員用步話機說了幾句。
不一會兒,校園內開出一長串敞篷觀光車。
“你這是……”
李副部長等人指著這車,疑惑地問道。
“學校太大了,從最遠的東門到西門,步行就要兩個多小時。中間還要到處繞來繞去,累不說,一天也逛不完。所以我們還是坐車吧。”白云天笑道。
唐副司長明白過來,苦笑道:“你們這學校,的確是……太大了!”
“咱們客隨主便,那就都上車!”
李副部長對于坐車參觀校園很感興趣,率先就上了頭一輛車。
觀光車一排三個座,唐副司長坐到中間,白云天坐到了最右邊。莫校長、陳校長、幾位信息產業部的處長等其他級別較高的考察團、學員團干部,也都就近上了他所搭乘的這輛車。
除了司機位置,觀光車共有七排,一車就能搭載二十一人。
其他人也紛紛上車,工大的校領導們分散到不同的車上,擔任陪同和解說工作。
“對了,你們這么大的校園,那些教師、學生每天走路豈不是很辛苦?”莫校長對白云天最友善,說話也沒什么顧及,待電動觀光車開動,他想起校園內通勤問題,便笑著問了出來。
“教職工們也都是開電動車,喏,你看那!”白云天用手指了一下。
李副部長及后面的人,都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。
只見右面一條平整的道路上,一輛漂亮的超小型高爾夫球車,正在緩慢向北面一片建筑駛去。
電動車長短尺寸都很小巧,駕駛位在正中,后面還能坐兩人。就他們所見這輛小車,后座上就放著一些書籍之類的雜物。
“這車是我們蘇城電動車廠自己做的,時速最高十五公裏,比步行快一點,在校園開也不怕撞到人。車身和老年三輪一樣寬,不占道寬,還能裝點不太重的東西。每名教職工們都配有一輛,用來在校園內代步使用。”白云天給他們介紹道。
車上眾人仔細看,發現果然校園內有不少這樣的小車來來往往。
“好洋氣的小車!”
“開這車,比騎車好多了,上面還有一個頂棚,也不怕下雨。”
眾人紛紛表揚道,羨慕工大的教職工會有這么好的待遇。
他們知道,這也只能是工大的特例罷了,要在其他高校推廣根本不可能。
“你們有多少教職工?”李副部長由此聯想到教師配備,問道。
“教師3179名,其中正高職務的教師153人,副高職務的教師305人。其他諸如圖書管理員、行政人員、體育場館管理員等職工5082人。”白云天不假思索就隨口報出了準確的數字。
“這么高的教、職工比例!那所有教職工加起來不是有八千多?給每個人都配一輛小電動車,這得多少錢啊!”身后傳來陣陣羨慕的低語。
李副部長滿含深意地看了他一眼,沒有再問。
三千多教師,以必須的師資力量配備來說絕對是足夠了。按照師生比,那更是高得不可想象。
但工大的缺陷也非常明顯,那就是正高、副高級別的優秀教師數量太少!
照白云天所說,工大一共有八十余個專業,每個專業二十門課的話,就是一千八百門課。就算有公共基礎課,很多專業課也有重迭部分,打個三折好了,也有五百多門課程,最少需要五百名專業課教師。
而實際上,工大的正高、副高職稱教師只有四百五十人,完全做不到全覆蓋。
并且這些教師,多半也不是什么名師,真正的名師原來學校根本不會放。來的這些人,多半都是原來學校不受重視的邊緣人物,或者是退休后隨子女過來,接受工大返聘的老教師。
這些人裏,有過國家級科技成果的人,能不能找出一兩個都是問題。讓他們充當專家的話,那就太勉強了,根本通不過考核。
這就是硬性不足!
這話他沒必要現在說,反正能看出來的不止他一個人,其他考察團的成員也都能註意到。就算現在沒註意,等打分時一看數字,也就明白了。
他微微搖頭。
本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書友正在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