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那曾經威脅全人類文明的狀況,仍舊令人類心悸不已,猛地意識到人類文明在宇宙中的脆弱不堪,更加明白一點,人類必須走出地球,走向星空,離開“母親”的懷抱,離開生命的搖籃,才能避免類似的滅頂之災束手無策。
借著這個機會,人類也許不會永遠和平,可在這段時間上,和平成了主流,任何政客也不能違背這樣的全球民意,人民希望科學昌盛,希望科學發展,希望每個人不再惶恐不安。
為此,每年的5月11日,成了一個全世界的紀念日,紀念在拯救人類過程中,付出生命代價的“救世主”。
……
……
時間線往回撥動到余澤還沒獲得特異功能的2023年上半年某時間。
一條新聞夾在在眾多新聞中發布,毫不起眼,并沒引起大部分人的關心和注意,唯有少部分對此感興趣的人留意到了這條新聞。
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,物理學家就在地幔中發現存在兩個巨大的斑點,一個在非洲大陸的下方,另一個則在太平洋的下方。
這兩個斑點構成的元素和周圍的地幔有很大不同,科學家們進行深入研究后,將其命名為大型低波速域「llvp」。
這些llvp從何而來?
第一種觀念認為,幾十億年前地球尚處于熔融狀態,表面全是巖漿,既然表面都是巖漿,那么地幔也定然全是巖漿海洋,于是科學家猜測,液態地幔由于混入了一些雜質,與周圍的區域產生了一定的差異,之后再慢慢冷卻,地幔中的雜質在未充分混合前便被固化,于是有了今天發現的“斑點”。
另一種更主流的觀點認為,兩個“斑點”的形成和地殼板塊運動有關,這種觀點認為這兩個“斑點”的出現沒有那么早,它們是在幾億年前隨著地殼板塊的漂移撞擊而形成的。當板塊和板塊的相互碰撞時,有些地殼被擠壓在了地幔底部,隨后形成了兩塊“斑點”。
還有一種觀點被不少人接受,他們也認為這兩個結構可能是在地球形成很久之后出現的,不過鑒于它們出現在地幔的最下層,緊挨著地核,所以它們可能是由于地核中的鐵滲出到了地幔中導致的。
這三個觀點各有自己的理由,初看似乎都能說得通。
可在最近十幾年,第四種觀點出現了,似乎能很好地解釋這兩個斑點來自于“何處”。
加州的理工學院科研團隊認為這些llvp是一顆古老行星的“殘骸”。
科研專家們研究后認為,在數十億年前,地球才形成沒多久,表面還是一片熔巖狀態時,這顆突然闖入地球軌道的行星與之發生了劇烈的碰撞,其中部分進入了地幔,另外一部分則進入了太空形成了月球。
這便是月球起源的大碰撞說「giantimpacthypothesis」,該假說認為在大約45億年前的冥古宙時期,剛形成沒多久的地球和同軌道的一顆矮行星發生了撞擊,兩者熔合后形成了現在地球的原型,而另一部分的地殼和地幔被撞擊撕裂送離地球,在隨后的獨立吸積以后形成了月球。
在這個過程之中,矮行星的許多物質被“沉淀”到了地幔巖漿流的底部被固態封存了起來,從而形成了“兩個巨大的斑點”,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講,這兩塊大型低速體“斑塊”其實并非原始地球的產物,而是來自矮行星的遺跡。
支持這個大碰撞說的科學團體,便把這顆撞擊古老地球的矮行星稱為“忒伊亞”,名字來源于希臘神話里面月神塞勒涅的泰坦母親之名。
書友正在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