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劉徹為什么沒有立刻答應陳洛的要求,他是在擔心另一件事,那就是萬一詔書下達到各個郡縣,卻沒有賢才趕來長安響應,那該如何?
他的擔心并非毫無道理。
要知道劉邦在漢初時,同樣是下達旨意,想要讓鄉野賢才前來長安輔佐自己治理天下,最后的效果卻不盡人意,他親自派人去請的商山四皓都拒絕了邀請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劉徹擔心這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。
劉邦有打天下的威信在,那些文人尚且都不愿搭理,要是發生這么一遭,對自己的威信打擊甚重。
只是他倒不好把自己的擔憂簡單直白地告訴陳洛。
于是劉徹頓了頓,方才開口道:“伯玉,你的想法是好的,但是大漢疆域遼闊,朕的旨意傳達下去,恐怕最多就只能到縣里,萬一那些賢才沒有看到,或者覺得長安路途實在遙遠,那又該如何?”
陳洛聞言,瞬間明白了他心里的擔憂。
您這是怕一道旨意下去,沒人搭理,落了面子啊。
沒有選擇直接點破,陳洛揉了揉下巴,笑著回答,“我曾游歷大漢諸地,很少見到貧困的文士,當初感到疑惑不解,諸子百家鮮少教學經商的門道,他們莫非能從中學到致富的知識?
后來我倒是明白了,民間記載著古籍的竹簡甚貴,而紙張書寫雖稍稍便宜,但一卷書籍的價格,可以換得普通百姓三五日的口糧,各種厚重的注釋版,價格更要抬升一倍不止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若是家境貧寒者,斷然是不忍將果腹的食物換取經書,而能長期閱讀經典學習者,不說頗有家資,但必然是不愁吃喝。
這樣的人想要一般居于郡縣之中,不會住在偏僻的鄉里,陛下的詔令必然會傳到他們的耳中。
何況大漢國力蒸蒸日上,文士的待遇比周朝以及秦時要好得多。
孔子的政見未被真正采納過,周游列國數十年,抱負未得施展。
叔孫通在秦代遇到小人迫害,被迫逃出長安,最終歸附高祖,得以任太常之位。
這難道不是說明才學之士,在大漢更能受到重用嗎?
連我這樣才學淺陋的人都可以意識到這點,難道那些真正的賢才,會感受不出來嗎?
只不過他們之前沒有機會,現在陛下求賢令下達之后,想必他們定然是迅速籌備好行囊,日夜兼程地趕來長安?!?
他這番話,是將劉徹心底最大的擔憂給打消了。
只要自己求賢的詔令得到響應,那就沒有什么問題。
頓時,劉徹臉上綻出笑容道:“那伯玉你可要早些籌建太學場地了,朕這道詔令下達之后,若是那些前來長安的賢才望著空蕩蕩的白地失望離去,朕可是要拿伱問罪的?!?
這話單從內容來看,倒像責怪。
不過劉徹所用的語氣和善,臉上掛著笑容,故而稱為勉勵更為合適。
“我一定不負陛下的期望,挑選出真正的飽學之士,將他們在太學之中任教?!标惵迤鹕硇卸Y。
……
次日。
一道詔書從未央宮中發出,劉徹的旨意傳向整個大漢。
“朕曾聽聞國家沒有賢明的君主,那么德才兼備的大臣,便發揮不出自己的智慧;而庠序中沒有合格的老師,那么聰慧的學生,便會趨于懶惰。
太學作為大漢的最高學府,將在明歲招收整個天下舉薦的賢良,而想要成為這些人的老師,必然是需要飽讀詩書,明悟經典的人。
寶劍藏在鞘中,不用于砍殺的時候,沒有人知道它的鋒利。
明珠藏在匣中,不用于展示的時候,沒有人知道它的光輝。
才學藏在腹中,不用于教學的時候,沒有人知道它的厚重。
朕希望諸位飽學之士可以前來長安效力,在太學之中不吝嗇地發揚將自己的才學。
擔任太學博士者,按六百石待遇論,任期滿五歲,可自行選擇是否轉任其他同等俸祿的官職。
至于擔任太學博士的要求,沒有學派的限制,但需要對自己所學的經典有真正的感悟,并且理論基礎與口才兼具。
朕與維新侯隨時等候諸位的到來,聽聞您的賢名,愿意吐哺相迎。”
劉徹在詔書內的姿態可謂放得很低,態度相當誠懇。
尤其是待遇安排,簡直拉滿。
本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書友正在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