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上包裹連夜趕路,走了一天一夜,這時候天快黑了,楊飛揚才到伏虎城。
伏虎城是朝陽國有名的大城市,名字是有由來的,因為伏虎城坐落在一座大山脊背之上,而這大山十分奇特,從遠看像是一只匍匐著時刻都要出擊的巨大老虎。而這老虎脊背上坐落的城市也就稱為伏虎城。
一進這大城,感覺里面繁華熱鬧,商賈如云。楊飛揚更是沒想到這里的夜晚也是熱鬧不凡,還有一些夜市、燈會。
因為楊飛揚的爹爹楊太虛自己修道,在修道界吃了許多虧。見兒子資質不好,要想修煉出個什么名堂,還得費很多力氣。又怕兒子招惹江湖是非,所以不愿兒子修道。于是和兒子還有師姐,也就是楊飛揚的王奶奶一起住在魚水村。也很少帶楊飛揚進這大城市,就是想隱居起來,安度一生。以免自己唯一的兒子像他一樣。要知道江湖多是非,有時候真的是力不從心.可楊太虛那知道兒子卻已經走上了這條不歸路。
這伏虎城里面如此熱鬧,所以少不了三教九流,小門小派。不過楊飛揚卻是認定要進這鳳霞門。當然這伏虎城這里最大的修道幫派也就是鳳霞門了。聽說里面的弟子估計有五六千人。
當夜因為太晚,楊飛揚也就找了一家客棧休息了,準備第二天去尋找那鏡伯伯。要是自己真能找到他,相信憑借自己和月兒如此要好,他應該會收下自己吧!
當晚,楊飛揚隨便吃了些東西,又花了一兩銀錢在客棧找了偏廳住下,在木屐床上輾轉反側始終睡不著,心里面想著很多很多的事情。想著王奶奶所說過的話,還有身上的東西。緊緊抓著懷里的乾坤袋。凌晨才睡去。
第二日一大早便出門尋找鳳霞門的所在,大街上轉了一個時辰左右,楊飛揚終于打聽到伏虎城西苑有一座占地近百畝的道觀,便是鳳霞門了,遠遠的有一群人圍著墻上的榜文看來看去,楊飛揚心想什么事情如此熱鬧,便上前查看。上面用碩大楷書寫道:“今年招收內堂弟子十名!外堂弟子五十名。年齡十歲到十六歲。限時三日。每日限應試者300名。”
隨著一群人的起哄,楊飛揚才清楚了圍觀人群的談話。原來鳳霞門正迎來一年一度的招收新弟子的時候。不過好像收人十分嚴格。旁邊的人也紛紛議論起來。
“真是難得啊!每年三天,每天三百人。一共也就一千人左右只收幾十人,真是一年比一年嚴格。”
“就是啊,我聽說從外地慕名而來報名的也有,有些還準備了很久,看來我們家孩子希望不大咯!”
“唉!我聽說你隔壁家的狗蛋好像有仙氣,去年不是被一個大師收為弟子了嗎?”
“是啊!那狗蛋運氣也真好。可我那三兒沒那運氣!希望今年能得到那個道長的垂青吧!”
眾人議論當中,使得楊飛揚感覺竟然有些緊張,有這么多人都想進這鳳霞門,王奶奶不是說一入道門九死一生嗎?還有那么多人擠著要進去?真是搞不懂。自己能不能進去看來也是一個問題,王奶奶說自己靈根普通,萬一那鏡伯伯又不認識自己,自己不就沒什么機會了嗎?
不待多想,這時候聽的“當啷”的一生鑼響,一個黑胡子大個子喊道:“今日應試者請進觀!”話畢,一群小孩被他們大人推著,拉著走進了道觀,好像災荒過后一群小乞丐搶東西吃似的。楊飛揚也被擠了進去。
今天應試的人不少,不過到了三百人數,那黑胡子大漢就關了道門,還有一些沒進來,也就只有等到明日再來了。差不多三百人都是十來歲的年紀,有些人還好,知道來做什么。有些卻只是懵懂孩童,還不知道進來干什么。
進了道觀,里面館院無數,樓閣也很多。三百個孩童擠在一個偌大的廣場一邊,等候指令,楊飛揚四處看了看,這些人有些看起來有高有矮,有胖有瘦。皮膚有白皙、古銅、黝黑的,男女各占一些。也許有些進來之前就認識的,也許是人來熟的那種,很多人都在下面聊起了天來。
而館中也出來了一些個長老,沿著石階擺著桌凳坐下,個個仙風道骨,不染俗塵,估計就是門中的修道高人。等人定下來之后,那剛才的黑胡子便阻止了下面的喧嘩聲,大聲道:“要成為修道弟子,第一、靈根最重要、第二重要的是毅力!”
今天將在你們三百人里抽出幾名靈根好的弟子,作為內堂弟子,有專門的長老或堂主收為內堂弟子,其余收十個名額,有資質或有毅力者,可作為外堂弟子。現在應試開始。
隨著黑胡子的點名,一個個應試者慢慢走到面前。第一個上去的,報了姓名,黑胡子看了看他的身體骨骼,然后問道:“有什么特長啊!”
那應試者忽然從懷里抽出一把長刀,然后耍起了武藝,雖然有些生疏不過還是虎虎生風。大胡子點頭道:“一旁待定!”
第二個上去的,卻是直接被淘汰。
這種選拔,對于被選的人是激動心懸的。對于負責選拔的人卻是枯燥乏味的,接二連三有很多人都被淘汰了,也有幾個被待定的。其實這個選擇是有規律的。如果是天生靈根好的,當然上面坐著的長老們會直接拍板收下作為弟子。如果靈根普通的就先看看有沒有其他特長,或者等下一項考核毅力,若是沒什么靈根的又沒有特長的也就直接被淘汰掉!
一直到好幾十個人上去之后,終于有一個弟子上前一站,道:“各位前輩長老,弟子周子龍,少時曾得一仙緣,見過一個修道高人。而后對修道十分向往。今日想拜入鳳霞門一結道緣。”
這少年皮膚白皙,氣韻軒昂,倒是頗具靈根。有一個長老就搶先發話了,“以后你就是我煉符堂的弟子了。”
本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書友正在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