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著老曹的北面防御尚且如此,對著宋境的南面防御,自然可想而知。
雁門關南,一座峭壁之后,數千兵馬,靜靜沐浴雨中。
老曹探出頭,看了看近在咫尺的關墻,眼睜睜望著一道瘦小身影壁虎般游了上去。
扈三娘見老公望得入神,一時忍不住探出臻首,低聲贊嘆:“時遷兄弟,真不愧‘鼓上蚤’之名,這一身輕功,天生便是為偷城而生。”
要知這雄關天長地久,城墻縫隙間,遍布苔蘚,大雨澆下,真是滑不溜手。
然而時遷把游墻身法展開,渾身仿佛生出膠水一般,穩穩黏在墻上,攀行之姿,又快又穩。
不多時到了頂端,小心翼翼探出半張面孔,往城墻上一掃,竟無一個人影!
南面本來便不是雁門關防御重點,如今這般大雨,僅有守軍也早已避雨去了。
時遷大喜,暗自叫道:豈不是天賜老爺成功?
手指微微發力,身形一躥,已上了城頭,縮首潛頭,整個身體都躲在墻垛的陰影里。
這時莫說那些守軍不在,便是有人在場,只怕也難分辨他藏在何處。
時遷等候片刻,見無動靜,蹲身不動,腳尖發力,噔噔噔噔,矮身疾走――
這一招后來流傳在江湖上,吃唱戲的學了去,傳諸后世,便是大名鼎鼎的矮子功。
時遷一直走到城墻馬道,往下一看,南北兩道城墻間,便是關城所在,兵營累累,均蓋得整整齊齊,幾乎無人在外走動,顯然都在屋中避雨。
時遷不由暗笑:哥哥為奪此處,一路想了不知多少計策,不料天降好雨,省卻手腳無數,卻叫我“鼓上蚤”獨成大功!
他順著馬道往下一滑,借著小溪般流下的雨水,滋溜一下,做了一道滑梯。
及至地面,順勢一個翻滾,滴溜溜連翻了十余個小跟頭,一直翻到了城門洞中。
城門洞中,數十個金兵,都是城墻上溜下來避雨的。
概因此關南北兩道墻,只有北面墻上有城樓,南面城墻卻是空蕩蕩無遮蔽處,因此都躲在此處。
這些金兵,你大呼我小叫,唱的唱說的說,正自打發時光,忽然一個眼尖的,瞥見一道黑影自側面滾入,驚叫道:“看!好大耗子!”
叫聲未落,便叫那“耗子”一彈而起,躍在半空,雙手連甩,無數手里劍,或直飛、或斜取、或弧線、或轉圈,四面八方,一齊射出。
這些金兵都是遼國降來的,哪里見識過這扶桑妙技?門洞空間,原本有限,一時間慘叫四起,也不知多少人中招。
尤為可怕的是,這些或三尖、或四角、或五星的暗器,那些尖頭均是藍汪汪一片,顯然喂了劇毒,打在人身上,就算所中非是要害,也不免筋酥肉軟,口吐白沫倒地。…
時遷下手不留情,手上百余枚暗器,一口氣盡數打出,再看眼前,還能站著的只剩七八人。
不待這些金兵回過神,時遷怪叫一聲,手一揚,鐵砣飛出,把一顆顱骨打得粉碎,往回一扯,鐵砣疾回,一柄鐮刀卻又飛出,割斷了一條喉嚨。
書友正在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