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司馬光后來的官職——朝散大夫,右諫議大夫,權御史中丞,充理檢使,上護軍,賜紫金魚袋臣。
朝散大夫,是文散官,表示官位,從五品下。
右諫議大夫,正官街,正四品下。
這兩套官職,第一套叫官,和正式工資掛鉤。
第二套叫職,用來提高威望,資序,有是也有些補貼。
權御史中丞,叫差遣,這才是實際職務,有個“權”字,表示是超階試用,資歷還不夠老。
充理檢使,是兼差遣,也是實務,能力強的人可以一身多差,充字表示資歷比帶權字的人強。
上護軍,是軍功,軍功最高共有十二轉。
為什么文官會有軍功呢?這個叫策勛,為軍事出謀劃策,調運軍需,部署方面,都是軍功。
木蘭辭里的“策勛十二轉,賞賜百千強”,說得就是軍功都到頂了。
上護軍是九轉策勛,視同正三品,但是這個是榮譽,不是什么職務品級。
最后賜紫金魚袋,則是皇家給的,司馬光職務沒有到三品,卻已經服紫袍,加金魚袋了,前邊就要加上一個‘賜’字,表示這是特殊榮譽。
大宋的事情,就是這么復雜。
狀元王俊民,初入官場,朝廷授承務郎,大理評事、僉書節度判官廳公事。
承務郎,文散官,從八品下。
大理評事,正官街,從八品下,階官,不任其事。
僉書節度判官廳公事才是差遣,叫“職官”,即實際擔任的職務,又叫通判,大致相當于現在地級市的市委辦公廳主任。
王俊民其實就是徐州通判。
相比其余同科,這就已經有了十年的優勢。
榜眼陳睦,授儒林郎,東京留守軍事判官,應天府發解官。
到了探花蘇油這里,爭議難下——這娃實在是年紀太小了。
首先提出反對意見的就是王珪:“朝廷授職,豈同兒戲,聽聞此子年方十四,如何牧民任事?臣試舉之時,取為十一名,就是考慮到了這點,卻不料陛下擢為第三,此事不妥!”
本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書友正在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