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邯自渡過黃河后,一路向北,拿下邯鄲,夷平了城垣,遷走了居民,隨后,進軍到巨鹿城以南的棘原。
根據王離的命令,章邯在此停了下來,修筑甬道與黃河接連,給王離運送軍糧補給。
章邯本以為率軍過來,配合王離,三下五除二,分別解決了巨鹿內外的趙國軍隊,再跨過漳河,向東橫掃作壁上觀的諸侯援軍。
這樣,趙地就像魏地一樣,會迅速被平定,不會再有大規模的抵抗。
沒想到,抵達棘原后,王離只讓他修筑甬道,保障后勤供應,不允許他參與前線作戰,這讓章邯心中大惑不解。
雖然不解,但軍令如山,畢竟王離無論是軍階還是資歷,都比章邯高,更何況,王離是攻趙的總指揮,朝廷的旨意,也是要其配合王離軍助攻。
但這樣也有一個好處,那就是,章邯自出關以來,連續征戰,先后消滅了張楚王陳涉,魏王魏咎,齊王田儋,楚將項梁,雖然所向披靡,但軍隊也沒好好休整,正好,借此機會整軍休息。
至于修筑甬道,保障后勤供應,這對章邯來說,是小菜一碟,僅派出自己部隊中的三萬后軍,就將這項工作,做得妥妥帖帖的了。
帝國從來都不缺乏前線打仗軍隊的糧草,這是自秦王時代立下的軍規。
好在帝國在這附近,設置了幾大糧倉,通過黃河水上運輸,省人省力。
章邯需要負責的,是從黃河口岸,到棘原的這段距離。
因為要跨越黃河、洹水、漳河,所以,章邯的甬道是分成三段的,分別是黃河與洹水、洹水與漳河,以及從漳河到棘原這三部分。
章邯將甬道修筑好后,每一段,分派了一萬軍把守,其余的各軍,一律休整,并隨時準備參加戰斗。
不過,這幾天,章邯準備調度一下防護甬道的軍隊,因為據斥候報,漳河南岸的那股楚軍,似乎有些蠢蠢欲動。
雖然不知這股楚軍是從哪臨時拼湊起來的,在漳河南岸也已經駐扎了四十六天。自擊殺項梁后,章邯對楚軍也不再像東阿那般重視。
至于那個統軍的什么宋義,名不見經傳,又沒有什么戰場履歷,充其量像那幾個諸侯援軍一樣,擺擺救援的樣子,一旦帝國軍隊發起進攻,估計跑得比誰都快。
但,既然對手蠢蠢欲動了,章邯也不能掉以輕心。
謹慎,是章邯從軍以來,一直奉行的原則,尤其在敵我雙方對峙的情況下,更不能托大弄險。
于是,章邯帶領衛隊,親自到甬道處查看敵軍動向。
也難怪引起章邯的註意,漳河南岸的楚軍,確實鬧出了大動靜。
項羽在斬殺了宋義后,楚懷王不得不任命項羽繼任了上將軍的職務,同時,將當陽君英布和蒲將軍的部隊,也歸其指揮。
在牢牢掌握了軍隊指揮權之后,項羽立即召開了戰前軍事會議,討論進軍方略。
項羽率先說道:“自我軍駐扎此地,足有四十六天了,漳河的對面不遠,就是章邯。”
“現在,趙將陳余、張敖兩軍在巨鹿以北,燕將臧荼、齊相田都兩軍在漳河東岸,大家都畏懼秦軍,沒有人敢出戰。”
“但我們是來干什么來了,我們是來救趙的,那就要進攻,就要擊潰秦軍。如果都不敢出戰,那我們來這裏干什么?”
“所以,本上將軍決定,明日開始出動,主動攻擊秦軍,諸位有什么好辦法,都說說吧。”
項羽話音落地,眾人都面面相覷,無人吭聲。
項羽不免有些焦躁,催問道:“怎么都不說話,有什么好主意都說說吧,每個人都說,不說我就點名了啊!”
本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書友正在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