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農五十來歲、滿臉皺紋,大約覺得他二人氣質不凡,不似俗人,丟下木鋤,拘束答道:“是?!眴査麄z,“兩位貴人是來莊中赴宴的么?”
宣康問道:“赴宴?”
“兩位貴人不是來給莊主祝壽的?”
“今天是莊主的生辰么?”
“是呀。莊主請了很多人,聽說縣君、丞、尉也要來呢。……,兩位貴人既然不是來給莊主祝壽,那是來做什么?”
“噢,我們是陽翟人,去京師求學的。路經貴地,因見此莊高大雄壯,故近前觀看?!覇柪险桑墒乔f中之人么?”
老者聽他們是去洛陽求學的,略放松了表情,但出於對讀書人的敬重,還是頗為有禮,說道:“遠近十幾個里,差不多半個鄉的鄉民都是莊主的賓客、徒附。老兒一家六口,妻、子、女、孫也全都服役莊中。”
宣康咋舌說道:“十幾個里,半個鄉的鄉民?那貴莊莊主家中豈不是得有徒附數百近千?”他沒有出過遠門,不知現今天下役使徒附、賓客數百的地主比比皆是,還以為全天下都應和西鄉差不多,因而吃驚?!鬣l雖也有幾個大姓豪族,但高家主要是經商致富,費家發家較晚,根基尚淺,已被誅滅的第三氏專以游俠為業,謝家耕讀傳家,能被列入曾經的“鄉中四姓”更多的是因為“讀”,而不是因為“地”,所以沒有一個像眼前此莊的莊主一樣有這么多的賓客、徒附。
老農笑道:“數百近千算得什么?我陽城有一人,世為冶家,前幾年又當了鐵官長,富貴郡中,廣有良田,徒附何止數千!縣人呼其為:‘富比千乘沈伯春’?!?
荀貞說道:“老丈說的此人可是姓沈名馴么?”
“貴人也知他?”
“久聞其名。”
潁川郡內只有陽城有鐵,早在前漢時,此地便置有鐵官。本朝和帝初年“罷鹽鐵之禁”,不再實行鹽鐵專賣的制度,於是,在官辦的鐵官之外,此地便又出現了一些私營的冶鐵作坊,沈家是其中最大的一個。幾年前,這個沈馴又被郡府辟除為鐵官長,既私營,又管官營,幾乎壟斷了整個潁川郡的出鐵,家財巨萬。若把潁川郡的大姓豪族分為士族和商賈兩類,這個沈馴就是商賈中的首領。荀貞當然知道此人。
宣康說道:“‘富比千乘沈伯春’?這人我也知道??晌衣犝f,他不是私鑄冶鐵的么?何時當上了鐵官長?”
“貴人有所不知。沈伯春有個女兒,幾年前給了趙常侍的侄子做小妻。賴此之故,被郡里任為了鐵官長?!?
宣康甚是驚訝:“他的女兒是趙常侍侄子的小妻?這個我倒是不知?!碧斓紫碌内w常侍只有一個:中常侍趙忠。驚訝完了,他牢記著荀貞分配給他的任務——記錄沿途見聞,把此事記在了心中,只等過會兒回到車上寫下,復又轉回話題,說道:“沈伯春冶鐵世家,如今又管著郡中的鐵官,公私兼營,類乎辜榷,富殖不足奇。只是這莊子的主人卻又是誰人?家中竟能有徒附數百近千?過個生辰,連縣長吏都來給他祝壽?”
“莊主丁氏,諱邯,家本本鄉大姓,族中子弟很多都在縣、鄉為吏?!銈儊碜躁柕?,應知北部督郵?”
荀貞若無其事地應道:“知道?!?
“莊主與北部督郵很親好,并因北部督郵的關系,和沈伯春亦很親好。……,有北部督郵和沈伯春的情面在,你們說,他過生辰,縣君、丞、尉能不來么?依往年的慣例,沈伯春也會派子侄來呢!”
“‘并因北部督郵的關系,和沈伯春亦很親好’?!?,老丈,北部督郵和沈伯春的關系很好么?”
“那是自然。他倆的關系要不好,莊主又怎會通過北部督郵結識沈伯春呢?”
荀貞笑道:“這么說來,你們莊主還真是個豪杰。一邊是張常侍的賓客,一邊是趙常侍的親戚。一個是郡中大吏北部督郵,一個是富比千乘的豪大家,他都能與之交好?!边@老者口中所說的“北部督郵”顯然不是荀貞,而是前任費暢。費暢離任未久,這老者只是個農人,消息來源少,應是尚不知此事。
老者糾正荀貞:“沈伯春可不只是富比千乘,鐵官長也是個大官兒。上次我去縣里,正巧碰見他出行,前導后從,威風凜凜。”嘖嘖稱羨。他大約很少見官吏出行,對這次路遇的印象似是很深,回憶說道,“前邊是四個扛著大扇子的步卒,步卒后頭是輛大車,好幾個樂人在上頭坐著鼓吹。樂人后頭是幾輛小車,上邊坐的都是帶著青紺綬的吏員。再后頭便是沈伯春的坐車了,黑色的大車蓋,紅色的車側,四個拿著木頭戟的小吏挺胸抬頭地騎著高頭大馬,護衛在車的兩邊?!?,嘖嘖,嘖嘖,威風十足?!?
鐵官長的品秩和縣長一樣,六百石,黑綬銅印,可以稱之為“下大夫”了,的確是個大官兒,但從這老者的描述中,荀貞卻聽出了一個問題:沈伯春在車駕的規模上僭制了。
老者所言之“四個拿著木頭戟的小吏挺胸抬頭地騎著高頭大馬”云云,指的應是扛棨戟的騎吏。依制,六百石官吏出行,只能有兩個拿棨戟的騎吏隨從,兩千石以上才能有四個騎吏。去年春天,陰修、朱敞去西鄉,朱敞乃是縣令,秩千石,尚只有兩個騎吏扈從,沈伯春六百石,居然就敢用四個騎吏。荀貞示意宣康,宣康了然點頭,表示將這一點也記下了。
圍繞著沈伯春、丁邯,荀貞旁敲側擊地又問了幾個問題,直到什么都問不出來了,方才謝過老者,轉上鄉路,回到了解里外。小任早在車騎邊等候多時。荀貞的臉上早沒了笑容,凝重地問道:“怎樣?”
“荀君猜得不錯,此地果有殺嬰之事,是多是少不知道,但就這幾年中,就在那幾個孩子里,便有兩個孩子的父母有過生子不舉?!?
“噢?你怎么問出來的?”茲事體大,需問清過程。
本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書友正在讀: